汽车评论周磊

一介书生!

现阶段开电动汽车,是否仍被禁锢在续航里程半径之内?

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细分领域,电动汽车是目前所有新能源汽车中发展最成熟的一类。得益于较高的商业可行性,电动汽车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,甚至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。

没有了内燃机精密的结构和复杂的传动机构,电动汽车的研发成本大大降低,于是造车新势力基本都是以纯电动汽车作为首款车型;迫于双积分政策的压力,渴望新能源补贴政策的甜头,传统车企也纷纷造起了电动汽车。电动汽车的出现是为了节能减排,保护环境?相信车企都有过这方面考虑,但作为造电动汽车的理由,它应该不是排在第一位。

消费者也喜欢电动汽车,在过去的2018年,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了一百万辆。当然,大部分人是冲着那块不限行的绿色牌照去的。除此之外,电动汽车确实有不少优点,比如极低的使用成本,比如出色的静谧性,比如轻盈的初段加速……然而,很对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仍有这样一种顾虑:“选择了电动汽车,是否就将生活半径禁锢在续航里程之内了?”

油车能去的地方,电车也可以去

为了打消用户对于电动汽车实用性的顾虑,不少车企或媒体都进行了电动汽车的长途测试。2018年3月底,小鹏汽车举行了一个广州-北京长途自驾活动,车队包括两台小鹏电动汽车和一台“移动充电宝”,车队从广州出发,途经长沙、武汉等地,顺利到达北京。

2018年9月份,蔚来汽车则来了一趟“新疆行”。结局当然是所有ES8都顺利、平安的在新疆戈壁上欢快的驰骋,然而真正出名的却是给ES8加电的“蔚来充电宝”。据透露,该加电车全功率运行时,百公里油耗达40L柴油。虽然蔚来初衷是宣传其“续航不够,服务来凑”,但这无疑与电动汽车“节能减排”的初衷背道而驰了。

春节过后,网络上更是出现不少 “开XX,回家过年”、“单程1700公里,我把XX开回了老家”等类似的文章。似乎一夜之间,电动汽车就可以完全媲美燃油车的便利性了,真的如此吗?

电动汽车跑长途是噱头,还是有现实意义?

在车业杂谈看来,电动汽车跑长途虽然不太推荐,但在现阶段并非只是噱头了。一方面,经过几年高速发展,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都有了大幅提升,部分市面上的优秀产品已经可以达到600km的最大续航。而且如今的产品大部分都支持快充,可以在三四十分钟内充至80%电量。

另一方面,近两年我国的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也有了大幅提高,特别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,充电桩的数量在与日俱增。即便是长途路上没找到充电桩,通过家用的220V电源也是可以实现慢充的,当然,这种情况意味着时间成本飞速上升。

在现阶段,电动汽车的用户确实不再是禁锢于续航里程之内了。只要不是去太过偏僻的地方,开着电动汽车长途旅行都不用太过焦虑,车业杂谈就曾在哈尔滨看到一辆挂着三亚牌照的Model X。但是如果旅行途中加电次数超过两次,意味着你比开燃油车的人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,所以车业杂谈当前并不是特别推荐。

电动汽车跑长途仍有局限性

低温是电动汽车最大的敌人,甚至有些车企不建议用户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电动汽车。首先低温环境会降低电解液的活性,造成锂电池容量降低。再者,与燃油车不同,电动汽车开暖空调是非常费电的,因为其原理等同于“热得快”。所以在低温环境下,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会大打折扣,综合续航里程500公里的车型,可能实际续航里程仅有两三百公里。

此外,充电桩也制约着长途旅行中的充能问题。虽然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越来越多,但问题依然不少。比如充电接口不匹配,比如充电桩损坏,甚至是充电站没有手机信号导致不能付费,都让每次电动汽车的长途旅行成为一次考验。

写在最后:每个新生事物从诞生到成熟,注定会遇到很多问题。对于电动汽车,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。没准若干年后,电动汽车就如《流浪地球》里一样,插上接口聊会天,就已经充能完毕了。

评论